顾问
352
按矿石的品位(含铁量)分类
富矿石:
界定:通常含铁量在 50% 及以上的铁矿石被称为富矿石,这类矿石含铁量高,脉石等杂质相对较少,经过简单的破碎、筛分等预处理后,往往就可以直接用于炼铁生产,能有效降低炼铁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。
应用优势:对于钢铁企业来说,使用富矿石可以减少选矿环节的投入,缩短工艺流程,并且在高炉炼铁等过程中能保证较高的铁回收率和较好的铁水质量,所以深受钢铁厂青睐。
贫矿石:
界定:含铁量低于 50% 的铁矿石属于贫矿石,这类矿石中往往含有较多的脉石矿物,如石英、长石、云母等,需要通过选矿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,去除脉石,提高铁的品位,使其达到可以用于炼铁的要求。
应用及处理:虽然贫矿石本身含铁量低,但由于铁矿石资源的总体分布情况,它依然是重要的炼铁原料来源,不过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在选矿加工环节,常见的选矿方法有磁选、浮选、重选以及联合选矿工艺等,来尽可能提高铁精矿的品位。
按矿床成因分类
沉积变质型铁矿石:
成因:这类铁矿石是在古老的沉积作用基础上,又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。在远古时期,含铁物质随着水流等作用在特定的沉积环境中沉淀下来,之后经过漫长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、高温高压等变质作用,使得原来的含铁矿物发生重结晶、结构改造等变化,最终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铁矿石矿床。
特点及分布: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石类型之一,比如我国鞍山式铁矿就属于沉积变质型,具有储量大、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,常呈层状、似层状产出,矿石品位有高有低,以磁铁矿、赤铁矿等为主。
岩浆型铁矿石:
成因: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,是在岩浆侵入或喷出过程中,岩浆中的含铁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结晶、分异、富集而形成的铁矿石。例如,在基性、超基性岩浆中,铁元素可以与其他元素结合,随着岩浆的演化,在岩体的某些部位形成铁矿体。
特点及分布:一般常与铜、镍等金属矿床伴生,含铁矿物多以磁铁矿为主,这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,矿石品位也有所差异,像我国攀枝花式铁矿就属于岩浆型,富含钒、钛等伴生元素,有着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。
沉积型铁矿石:
成因:是在地表或浅海等沉积环境中,含铁物质通过机械沉积、化学沉积或生物沉积等方式逐渐堆积形成的。比如河流携带的含铁碎屑物质在河口、湖泊等低洼地带沉积下来,或者海水中的铁离子通过化学反应沉淀形成含铁矿物,经过长期积累后形成铁矿石矿床。
特点及分布:该类型矿石的品位一般相对较低,多为贫矿石,且常含有较多的杂质,但分布较为广泛,往往可以通过选矿等手段进行开发利用,像我国宣龙式铁矿就属于沉积型铁矿。
热液型铁矿石:
成因:是在热液活动过程中,热液携带的铁元素等物质在岩石的裂隙、孔隙等部位沉淀、富集而形成的铁矿石。热液来源可以是岩浆热液,也可以是地下水热液等,当热液在运移过程中遇到合适的物理化学条件,如温度、压力、酸碱度变化等,铁就会以各种含铁矿物的形式沉淀下来。
特点及分布:这类铁矿石矿床规模通常较小,矿石成分和结构相对复杂,品位有高有低,分布比较零散,在一些金属矿区周边常常可以发现热液型铁矿石的存在。
以上就是铁矿石常见的分类方式以及各类别对应的特点、分布和应用情况等,不同分类方式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研究铁矿石资源,以便更好地进行开发利用。